汲取先進經驗 凝聚發展力量 ——2020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江蘇學習考察側記 |
||||
|
||||
汲取先進經驗 凝聚發展力量 ——2020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江蘇學習考察側記 10月11日—17日,威海市2020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前往江蘇省委黨校昆山分校開展異地教學,學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完善理論架構,豐富知識儲備。7天時間,既有課堂教學,又有實地觀摩,學員們白天考察,晚上交流,沿途熱烈討論。在交流學習中,大家對先進地區城市發展脈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威海實際及自身工作有了更為深入的思考,普遍感到觸動很大、受益匪淺。 這是一次思想觀念的再解放 思想有多遠,發展之路就有多寬。蘇南地區,以其獨有的區位優勢,緊緊依托上海的輻射影響,深度融入長三角國家發展戰略,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學員們認真聽取昆山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歷程,全面了解“農轉工”、“內轉外”、“散轉聚”、“低轉高”、“大轉強”的“昆山之路”的精神實質,學習連續15年位居全國“百強縣”之首的“昆山經驗”。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首個合作項目,透過蘇州工業園區建設者、親歷者潘云官同志的介紹,大家詳細了解了籌建園區過程中文件起草、規劃制定、具體準備的過程,感受到了園區高起點、高規劃、高標準的建設經驗,對園區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印象深刻。特別是園區干部主動向上爭取政策、突破政策瓶頸、搶抓發展機遇,積極借鑒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并加以再創造再創新的奮斗歷程,使蘇州工業園區連續四年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排名中獨占鰲頭,令人刮目相看。 昆山成就了臺商的事業興旺,臺商造就了昆山的持續輝煌。作為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昆山始終秉持“親商、安商、富商”理念,擦亮“昆山服務”品牌,著力推動制度創新、政策集成、服務提質,為深化昆臺合作注入新動力。在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展示館,學員們紛紛駐足,邊聽邊記。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昆山主動作為、化危為機,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推進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28條”政策。2013年,國務院批復設立“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昆山又以此為契機,優化臺企發展環境,臺商投資領域從早期的紡織、制造業等傳統產業發展至金融、醫療、職業教育、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形成了越發完整的配套網絡。在考察過程中,大家對試驗區在兩岸產業融合發展、金融改革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兩岸民間交流、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這是一次創新發展經驗的再學習 走進位于昆山市陸家鎮的好孩子集團展廳,各種極富設計感的嬰童產品琳瑯滿目。講解員隨手推出一輛造型前衛的嬰兒推車,幾秒鐘的功夫,便將它折疊成一個便攜式鋁合金車架,這是專為歐洲市場設計的最新式嬰兒車,出廠價就是幾百歐元。從1989年發明四功能嬰兒車創立“好孩子”品牌,到本世紀初進軍歐美設立研發中心,再到好孩子生態圈孵化基地布局,從“設計代工”到自主品牌再到世界品牌,好孩子集團依托自主創新和品牌營銷,實現了從“隱形冠軍”到“顯形冠軍”、從本土化企業到全球化企業的華麗轉身。 在無錫紅豆集團,1957年至今,60多年的企業發展歷程清晰可見。這不僅是中國鄉鎮企業發展的縮影,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創新中不斷發展的一個生動樣本。企業在搞研發抓生產的同時,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將企業黨建融入企業管理,創建了“一核心三優勢”黨建經驗和“一融合雙培養三引領”黨建工作法,首創了“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建設+社會責任”的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當了解到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將生產的醫用防護服不對外銷售、無條件服從政府統一調撥時,在場學員對民族企業實業報國、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懷紛紛點贊。 這是一次綠色發展理念的再升華 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全國文明村——常熟市蔣巷村,一幢幢花園別墅拔地而起。誰曾想到,40多年前的蔣巷村,河溝坑洼、土地破碎、血吸蟲病橫行,村民絕大多數住泥墻草房。村黨委書記常德盛懷著“窮不會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下定“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的決心,堅持走創新綠色發展道路,將過去的“小雨白茫茫、大雨水汪汪”的偏僻閉塞小鄉村,一步步發展成為今天“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游旺家”的富裕新農村,實現了養老、醫療等五大保險全覆蓋,200戶村民過上了勞有所得、住有宜居、老有頤養、學有優教、病有良醫的幸福生活,樹立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在稻花飄香、風景如畫的巴城鎮武神壇村,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河道管護、農村公廁管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有序推進。2017年,武神壇村投資近千萬元,通過外圍建設繞村車行道,村內鋪設青磚步道,對道路兩側及荒廢地進行綠化,營造出村莊綠化美景,保持了原有的江南水鄉風貌,打造了“水韻武城、蟹香人家”特色田園鄉村品牌。 在曲徑通幽、景色秀美的昆山天福國家森林公園,河流、沼澤、池塘、人工湖和稻田相映成趣,公園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農耕濕地生態系統為特色,基于“活水暢流”工程構建健康農耕濕地水網,推行稻漁混養、生態種植,實現了濕地與農業友好發展,在城市化水平高度發達的“長三角”區域內,成功打造了一片彌足珍貴的生態寶地。 這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再洗禮 明末清初,著名愛國學者顧炎武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曾鼓舞千千萬萬的志士仁人為民族振興而奮斗不已。走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顧炎武故居,講解員結合顧炎武先生的生平事跡,把顧炎武先生“貴廉”、“有恥”、責任擔當等勤廉思想進行了詳細介紹,大家仔細聆聽,認真觀看,從中接受熏陶,滌蕩心靈。 在沙家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員們重溫沙家浜抗戰史,再一次被深厚的軍民魚水情所感染??箲饡r期,當地群眾以蘆葦蕩為掩護,依靠地方黨組織和無數“阿慶嫂”式的沙家浜人,與日軍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深的贊歌。在歷史紀念館內一幅幅革命歷史圖片面前,學員張志全感慨道,“如今的美好生活承載的是一代代沙家浜人勇挑重擔、奮勇拼搏的輝煌歷史。在新時代,作為青年黨員,要接過前人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沙家浜精神繼承好、傳揚好?!?/p> 通過7天的學習,學員們帶著問題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悟,觸摸到了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新脈動,學習到了科學發展先行者的新經驗。大家發現,從產業布局到園區建設,從綠色發展到鄉村振興,勇爭一流、創新求變的生動實踐幾乎每天都在蘇南大地精彩上演,當地干部敢想敢干、嚴謹專業的工作作風也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學思踐悟、比學趕超的強烈渴望。學員們紛紛表示,一定學習好、吸收好、借鑒好這些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以實際行動為“精致城市 幸福威?!苯ㄔO做出積極貢獻。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